距离高考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选择合适的大学,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今天小编整理了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大全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
学校名称(按学校代码排序)
学科
北京大学: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外交学院:
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
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
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
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
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郑州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湘潭大学:
数学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教育学、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
西北大学:
考古学、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畜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
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空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算双一流大学吗?
双一流大学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从国家提出双一流大学建设出发点来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算双一流大学,如果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算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双一流大学建设那就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显然是不妥的,也与国家的出发点相违背。
之所以有人认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是双一流,主要在于他们只注重了双一流中的“双”字,认为某一所大学必须是世界一流大学而且有一流学科建设才认为是双一流大学,而没有从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考虑,这是不是有点不妥。
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是如何认定的?
答:建设范围的确定坚持《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原则与条件,根据首轮建设实际成效,以及各方面意见,经专家咨询,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一是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保持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持续发挥支撑一流大学体系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第二轮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三是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允许个别建设学科所属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提出申请,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三部委报国务院批准后作出调整。调整后,原学科不再列入建设名单。
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怎样考虑的?
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要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为什么公布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
答: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阶段目标,《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深入实施“两校一市”综合改革以来,获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资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础好,综合各方评价首轮建设成效突出,两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赋予部分高校建设自主权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扩大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重点是分类推动建设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立自强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突破。是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要看理念和内涵,要看特色和贡献,要看口碑和影响力,关键要看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任务还很艰巨,虽然实现了首轮阶段性目标,但距离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都需要在建设和改革上坚持久久为功。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在本质上是压任务、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而不是给高校分层,也不是贴标签。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以上是小编为您讲解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