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做法 综治平台建设方案(三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做法 综治平台建设方案篇一
摘要 本文先从全局的角度讲述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体系结构,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系统平台层、应用平台层、系统支撑层、数据存储层四层来统筹安排,分步建设,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然后介绍了层中涉及到的子系统和技术;对系统规划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细化。最后指出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来参与建设。关键词 安全生产
数据存储
应急救援
信息系统 一、概况(一)综述。
安全生产作为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二)建设背景。
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把安全生产摆在了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策同等重要的位置。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奋斗目标,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安全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三)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防方针;本着突出重点、紧密结合国情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整合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防科技保障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安防的贡献率,全面提升安防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要强调技术体系结构设计的层次性与模块化,以满足业务需求、目标明确、安全保密、严格管理、统筹规划、技术推动为总的指导思想。二、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架构
我们将整个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系统平台建设,每个系统平台下面又分为多个应用子平台。我们强调,信息系统是为了给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参考手段而建设,信息系统决不能取代实际的工作职能,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整个系统平台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系统总体规划框架图1所示。
图1 系统规划框架图(一)系统平台层。
1.生产安全监察与监控平台。
本平台主要是针对公共危险源、事故源进行静态、动态监察和监控的平台系统,该平台通过有效的采集、分析手段,包括:视频监控、感应器、gps、对讲系统等对各种危险源、事故源进行监控,并主动报警,第一时间进行反应,并可以联合“应急处理指挥与调度平台”进行有效地处理,及时将事故消除,将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2.生产安全应急处理平台。
生产安全应急处理平台包含重大安全事故辅助决策系统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两大部分,这个平台主要是针对出现的事故进行协调的处理平台,该平台可以接收来自“生产安全监察与监控平台”和“安全生产信息平台”的事件触发而启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合理的应急方案,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处理。3.企业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平台。
电子政务平台是安监局提供“服务”的平台,是政府相关部门、安监局、企业之间的协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信息发布、电子办公、救援体系管理和安监信息网络管理。4.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平台。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平台是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平台,企业通过这个平台来完善自身的安全机制和应急能力,而安监局可以通过该系统密切监察和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制度,从而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进行消除。(二)应用平台层。
应用平台层是在系统平台层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子系统平台,包括数据申报与采集、电子政务、信息发布平台等;为系统平台层提供服务,是系统平台层的细化。在建设过程中,整个系统按照总体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需要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和功能扩展,并能保证建成的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之间能够无缝的接口和进行信息交互。
在应用平台层的建设中,特别要研究的是重大事故应急处理平台的建设;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是生产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但目前应急响应是政府管理职能中的薄弱环节,它存在着文化、管理、机制、技术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参照国外经验,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一个4×4的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构成 建设重特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组织机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和保障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应急体系,设立专门机构,组建职业队伍,制定相应的职责、权限和流程方案。构建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指挥模型、应急联动业务模型、部门协作模型、管理与运营模型,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理顺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三)系统支撑层。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需要硬件系统、网络通信系统、gis等的支撑。地理信息数据与业务应用系统相结合,构成安全生产监控点的电子地图。通过安全生产支撑层的建设,可通过电子地图和网络通信实现对重大事故源的远程指挥、监控。便于重大事故预防、应急计划制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事故的预防工作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四)数据存储层。
完善、及时的数据资料和信息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功效。而一旦建立了这样数据库系统,由于整个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体系,将能够很好地保证这些信息和数据在应用平台之间的流动。数据库储存的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l
基础信息:自身既无危险性也无安全需要的对象,其存在只是为生产安全规划、生产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和参照,此类对象的属性信息(不含地理信息)。l
安全信息:自身存在危险性或有安全需要的对象的属性信息(不含地理信息)。
l
地理信息: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管理和决策所涉及的对象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信息。三、子系统描述和技术
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各层不是孤立存在的,层与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层内的各个系统应该要互联互通、动态管理、扩展性和灵活性兼顾。武汉邮科院与国家安全科学研究院是战略凯发官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下属的虹信公司是院集团的主要子公司之一,在安全生产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章主要介绍基于上述层结构基础上虹信公司实际开发的子系统。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管理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在线集中监控系统”是在生产、安全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实时监控系统,对于煤矿的生产运行状况、安全水平、灾害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系统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远程、实时、集中和在线监控问题。系统逻辑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逻辑结构图
“煤矿安全生产在线集中监控系统”为我国各类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防范提供了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湖北大冶煤矿、湖北建始煤矿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二)省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
组建省级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解决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问题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件大事。为了满足省级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按照安全生产层次图设计了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图4)。
图4 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功能图 系统的主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主界面
建成后的平台可以实现对全省范围内的重点应急对象与应急资源的显示、传输、统计、上报、接收、分析功能;特大事故灾难的预警、接警、处警功能,在应急救援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联动、协同救援的功能;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实现应急指挥决策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应急信息处理、图像、数据交换和信息发布;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供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支持。
该系统在湖北省得到了应用。(三)危险品运输车辆监控。
危险化学品车辆监管调度系统是以cnumen-01型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平台为主干的。cnumen-01g型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是gps技术、gi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该系统利用公用gprs数据传输平台和gsm短消息服务平台,将车辆的gps位置信息及车辆状态(如被盗、被劫、超速等)及危险品状态等信息发送到所属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对信息作相应处理,监控中心也可发送控制(如关引擎、车门、监听等)信息完成车辆控制。图6为cnumen-01型定位监控系统组成框图
图6 cnumen-01型定位监控系统组成框图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邮政、运输等行业,可显著加强车辆安全防范,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四、结束语
应当看到,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建立在大量的调查、调研的基础上;是一个涉及部门众多、具有多样化需求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技术体制繁杂、同时还不可避免地涉及政府部门的机密;建设难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并且对数据的实时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本着“总计设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造福于民”的方针来建设。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2004~2010,2004。
2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技术、方法与程序研究专题总结报告”,2004。
3 吴宗之、高进东、魏利军,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 吴宗之,中国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届中国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
5 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组,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人民日报,2005年1月21日第十三版。
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做法 综治平台建设方案篇二
关于综治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xx县卫生局)
县委政法委:
根据《关于召开综治信息化建设推进会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局综治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据导入情况
根据《江苏省综治信息系统数据整合暂行规定》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经我县卫生系统全面排查,共排查出3级以上精神障碍患者若干名,目前均有监护人监护。由于网络故障(已报修),综治系统登录不上,已掌握的情况未能录入系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数据已录入疾控信息平台,由县疾控中心专人掌握。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故相关信息未对接录入。
二、平台运行情况
综治信息平台开通以后,我局综治信息平台前几次运行正常,未发现问题。后来,由于经常网路故障,多次报修维护,未能进一步运行综治信息平台系统,发现存在问题。
三、工作建议和下一步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综治信息平台运行工作,我局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基层排查人员能准确、及时上报信息。
2、加强沟通联系。全力做好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建议县司法局牵头召开协调会,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信息交流、更新,进一步完善人员数据信息。积极电信公司沟通协调,争取尽快解决网路故障。
3、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基础信息的采集、经常性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和滚动排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及时准确掌握特殊人群的基础信息。
4、强化督查考核。近期通过以会带训及实地查看的形式进行工作督查各卫生基层单位人员信息排查情况,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终综治考核及一票否决工作,奖先惩后,进一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
2015年3月31日
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做法 综治平台建设方案篇三
推进基层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材料
xx市xx区充分利用信息化、络化、智能化新技术,探索基层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圉前,区、镇街、村社三级综治信息化平台已全面上线运行,基本实现了领导决策科学化、日常管理智能化、公众生活便利化、工作运转标准化。
坚持四个面向,科学规划系统框架。―是面向决策,分别在区、镇街、村社建立三级信息工作平台,实现分析研判自动化、统筹决策精准化、考核评价科学化。完善整合人口、房屋、企业、服务管理力量“四个实有”数据库,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利用gis技术,建设人、地、物、事、组织管理“地图”,全面掌握基础数据、工作进展等情况。二是面向基层,利用3g移动采集技术,开发“社管通”移动终端,建设智能化日查巡查工具,实现出入可疑人员抽查、街巷四类秩序巡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信息采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面向村民,制作智能|c卡。集成村级服务事项,简化事项办理流程,为村内居住人员提供公共交通、小额支付、缴纳杂费、租房信息、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通过服务卡办理、出入管理、服务轨迹追踪,促进村庄人口的登记、核实等工作。四是面向标准化,制定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标准,建立全区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引导村级服务管理力量严格按标准执行,按流程办事。
理清五类事项,规范三级职责任务。深入80余个村社,广泛征求安监、流管等9个职能部门意见,对村庄内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社会服务、秩序管理、组织建设等五大项内容进行汇总梳理,共梳理出29小类、149个具体业务事项目录。对梳理出的服务管理事项,分割为村内社内解决事项和上报事项、镇街综治维稳中心解决事项和上报事项、区级解决事项,明确区、镇街、村社三级职责任务,确走12个主要业务流程、67个主要业务表单,固化工作标准,确保平台实现顺畅运转。
完善三级体制,规范工作流程。依托现有区格中心、镇街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村社综治工作中心,搭建综治信息化平台三级运转工作体制。在区级,由区综治办、区流管办负责日常监督考核,掌握整体情况,由区格办负责镇街级上报事件的分发;在镇街级,由镇街党工委书记或副书记担任综治维稳中心主任,至少配备8名工作人员,做到四班三运转,同时单独配备一名镇级信息员;在村社级,以每个村社为一个基本格,由村社党支部书记兼任格长,并根据实际情况按户划分若干单元格,实现工作人员、工作责任的精细定位。根据区、镇街、村社三级服务管理事项,建立了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等工作流程,即:属于村社事件的,由村社自行解决,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不属于村社事件的,上报镇街级平台,由镇街综治维稳中心负责协调解决;村内社内事务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由镇街级平台督查落实;区级负责的事件由各镇街综治维稳中心上报区级平台,区级平台与区格系统对接,由区格系统进行任务分发处理。
健全四个机制,确保信息平台顺砀运转。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通过与区公安、流管、格化管理系统的对接,全面支持区、镇街、村社三级应用,以实现多部门业务信息的互联共享为切入点,在基层形成“有服务管理络、有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有服务管理队伍、有规范顺畅运行机制”的综治工作格局。建立信息化的监督机制,依托三级综治信息化平台,科政法工作成败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是政法队伍。队伍强则事业兴。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必须加强队伍思想政治、纪律作风和履职能力建设,为政法事业发展进步提供根本保证。增强看齐意识,坚持政治建警。理想信念是“主心骨”。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 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认真抓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台格党员”学习教育,尊崇学习党章党规,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规矩意识,坚持从严治警。纪律规矩是“压舱石”。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从学构建考核评价监督体系,实现区级可垂直到底、特殊事项村级可直报区级、镇街级实时了解、处置属地问题,镇街、村社两级事项处置过程在区级可实时反映。建立三级会商机制,村社、镇街、区每周组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综治工作迸行会商,通报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平台正常稳定运行。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每月、每季度按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排名,形成报告,作为年底整体考核的依据,实现考核的常态化、标准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