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热门1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周围的事物。
来自 www.xuefen.com.cn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双减政策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措施,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实施减负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优化服务、推动创新、完善制度,才能助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本文将对双减政策中的感悟、心得和体会进行探究和总结。
税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的重要因素,降低企业负担与给人民减轻负担,政策的举措会加强市场的置信,也能带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方面的表现为减轻企业的税负和机构费用,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同时能够刺激员工获得的收入性增长,鼓励个人积极创业和就业,这样对于推动市场活力、改善民众生活、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段:双减政策强化了政府与市场的互动。
政府部门在管理中间环节中,将政策需求与企业、私人等社会主体需求相互协调,增强市场活力和活力。缩小贫富差距和解决社会失衡政策的推行,提供企业创新和劳动保障的支持,积极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建立起公正监管的体系,为市场的规范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双减政策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让企业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政策全文的核心。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营商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创新创业者热情高涨,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第五段:结论。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推出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创新创造提供多重支持的政策措施。通过减税降费、优化服务、促进市场竞争等方式,推动整个市场体系的优化升级,为新增长点的培育营造出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为市场竞争与创新创造的提供稳定保障。这样,就能够在市场、企业、员工之间构建多边互信的合作关系,在形成良好市场环境的基础上,为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建立起更为完备、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进一步推进了国家的全方位发展。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均是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包钢实验一小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看似一个点切入,实则是需要课前课中课后、学校家庭社会,全链条、全过程、全员的系统工程,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心实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过去2年加之幼儿园3年,5年的时间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都让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一家三口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校外辅导从不应该成为孩子“成功”的通行证,给孩子批改作业更不应该成为家长“责任”的必修课,最多只能算是家长下场助力有限手段。但是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培训收费,让本来已被“贩卖”得惊人的教育焦虑则更变本加厉。
“双减”政策的公布,为“超速”“超载”的教育乱象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家长,希望教育部门能大力推进该项政策的执行,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拥抱自然,锻炼身体,提升艺术修养,结交良师益友,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改革,我们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相信国家的政策,更应该给与这些政策以充足的时间与耐心,让我们拭目以待,检验其成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孩子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双减"政策即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以往过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侵占了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由于学生们的精力有限,在课间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校内学习,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及合理开拓课外兴趣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孩子的未来有长远的好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
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
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大多数的家长表示欢迎“双减”政策,认为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校外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看着其他孩子们都报了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不报,怕跟不上。迫于压力,只能自己省一些,不能苦了孩子。
再有,周末、寒暑假,孩子上辅导课,不论天气如何,刮风下雨、酷暑难耐,家长都需要接送孩子上下辅导班。
大家现在普遍的感受是:现如今培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一年花几万元上辅导班都是正常的,有的甚至更多。
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忧,虽说政策出来了,但是中考和高考还是要看成绩,培训机构依然有市场需求。不能在线下开培训班了,会不会转到线上或者是一对一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线上教学的质量和面对面还是有差别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都对线上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而且,一对一的私教课程,学费比大班课要高很多,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另外,如果培训机构从“地上”转到“地下”,家长们还要四处去打听。
这个暑假已经有多个在家中开班的辅导老师被举报,也证实了家长们担忧的种种问题。
已经习惯了上校外辅导班的孩子们接下来如何安排时间,不虚度;家长们自由的时间相对少了,如何安排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双减”政策的推出,无疑是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重拳打击,很多培训机构寻求转型,也有一些在观望。
新东方因率先开设父母培训课、体育课等被送上热搜。
父母培训课意味着,作为家长的父母们,除了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赡养父母,照顾孩子,辅导作业,还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上“优质父母培训课”。
父母的确应该学习,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且不说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如期开起来,如果把这个作为一门课程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上的课程,最直观的无疑是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和困难。每个家长的水平不一样,如果学完了这门课程,孩子没有考好,责任在家长还是孩子,无形当中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近几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
很多家长表示,一些老师为了开自己的培训班挣钱,该讲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讲,而是在自己的辅导班讲。应该老师批改的作业,在家长群里变成了家长的任务。
学校是孩子们的主要战场,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源头。
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家长群,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微妙关系。
作为85后的我,依稀记得九年义务教育时,各科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身影。
教育行业将如何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双减”政策实行,孩子在家的时间充裕了,怎么安排?“双减”政策后,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双减”政策后,对家长有什么影响?充分思考之后,我竟心生欢喜,其实,这样的政策让家长的角色回归,家长更像家长了。但同时,也需要家长做一些调整。
虽说现在有课后延迟服务,但是下班后就要全心全意照顾好孩子了。不像以前有课外班的时候,孩子下课就七八点钟了,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课外班继续忙工作了,或者去见见好友,逛逛商场。现在不仅没有课外班了,家庭作业负担也减轻了,回家后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了,空余时间变多了。这段时间怎样学习?做些什么呢?尤其是小学生自律性还不是很强,还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更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了。这就要求家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社交,留出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培养孩子和谐全面发展,不只是关注学习成绩,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既听从家长的教导又有自己的主见。建议家长多读一些教育书籍,像《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育儿能力。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底色。家长要重视学习型家庭建设,陪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新技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参加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觉到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家长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言传身教,让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以往,家长通过看孩子的试卷和辅导作业,可以了解到更多孩子的学习情况反馈,“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家长了解孩子学习上问题的机会减少了。哪部分的知识点暂时还没有掌握?还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跟老师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帮扶方案,才可以在家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指导。
2021年的暑假即将画上句号。从来没有一个暑假,教育政策的出台如此频密,并且从出台到落实的时间间隔如此之短,执行力度如此之大。
从暑期托管的普惠式推广,再到”双减”政策的高规格发布,学生、老师、家长、学校、教培机构……身处教育网络中的每个角色都在短时间内感受到重大变化。
学生: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坦言减负要看”两头“。
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发布。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中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作为教育的主角——广大中小学生——对于”双减”政策各有感悟。
刚从小升初”杀出重围”的小艺告诉记者,”双减”让她松了一口气。小艺说,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参加各种课外拓展和培优。小学六年来,她的周末被各种学科类和素质类培训班排得满满的,在妈妈车上吃饭和睡觉是家常便饭。今年小升初,小艺被广州外国语学校录取,但这个暑假她还是被妈妈报的培训班安排得满满的。对于”双减”政策下不能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的规定,小艺给了一个大大的赞。”我最爱看科幻类小说了,放假终于有时间看书了。”
五年级学生小六成绩一般,妈妈从三年级开始就给她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的校外培训班,不过小六连校内作业都完成得很辛苦,所以根本没有精力完成校外培训班的作业。”每个周末都跟大家一样赶集似的去上课,但学了什么回来我基本也忘记了。”对于”双减”政策,小六坦言:”作业是老师布置的,课外班是妈妈报的,只有他们减量我们才能真的减负。”
从小就是”学霸”的华附高一学生小林表示:”鞋子合不合穿只有自己知道。”小林告诉记者,校外”加餐”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兴趣爱好做选择,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学习负担并不太重。”如果一定要追求绝对的平均,那我担心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吃不饱’。”
家长:点赞”官方带娃”期望学生评价机制更多元。
7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表示今年暑期期间开始校内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全市十一区陆续发布暑期托管具体实施细则。7月19日,广州”官方带娃”正式开启。
不少双职工家庭对于暑期”官方带娃”拍手称快。家长李女士工作很忙,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六年级,面对小升初的压力,在暑假前一个多月,她已经给孩子报好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校外培训班。”整个暑假时间排得挺紧的,为了让孩子放松一下,我们还在暑假初期安排了一次外出旅行。如果早点通知暑期校内托管,我们可能会尝试着让孩子在学校完成暑期作业。”
王女士是广州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女儿在暑假过后要升五年级了,儿子从9月份开始读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落地后的这一个多月,她都在关注相关报道和政策解读文章。
王女士说:”我觉得‘双减’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确实是解脱,现在教育‘内卷’太厉害了。就拿我女儿来说,在她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家就很焦虑了,因为听很多过来人聊小升初前的准备,他们说要想读广州比较好的初中,奥数和各种杯赛成绩是标配。我们也尝试着让女儿去学奥数,可是她真的不感兴趣,我们为孩子简历上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数学杯赛成绩苦恼和焦虑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王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谢女士的女儿今年小升初,她的优势是英语,但从四年级开始,为了上广州一线初中,她开始硬着头皮学奥数。谢女士说:”我女儿不是那种有数学天赋的孩子,但她贵在勤奋和要强,会为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奋斗。说实话,看到孩子学奥数很辛苦,我们家长风雨无阻地接送也很辛苦,我曾无数次想放弃,但最后为了小升初,大家都咬牙坚持了。”
王女士认为自己的孩子比较幸运,正好赶上了”双减”政策,”我觉得‘双减’对于我家这样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解脱。”王女士告诉记者,大多数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效果仍在观望,”其实我们就是特别希望学校能够多维评价孩子,而不只是用分数来衡量。那些经历过小升初或者即将小升初的家长之所以如此焦虑,关键还是学校在选拔学生时主要看重成绩。如果学校能改变评价学生的尺度,家长的焦虑才能真正缓解。”
学校老师:看好”双减”政策落地走出教育”内卷”怪圈。
”双减”政策一出,不少老师纷纷点赞。广州某中学语文老师肖老师觉得,不少学生从小在校外补习过度了,上了高中就目光短视,急功近利。2015年高考,他所教的两个班语文平均分都超过120分。对于肖老师来说,这份成绩单,既是对他冒险试水、苦心坚持三年”深度阅读”的交代,也是他”用阅读而非纯应试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理念最有力的注脚。在被”短平快”的功利主义控制下的中学课堂教育中,肖老师的尝试有着特别的意义。
但是,没过几年,当他再一次教高一时,肖老师发现他的深度阅读课已经上不下去了。”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发散知识点,建议学生多阅读、广阅读,甚至不提供书单让他们自由阅读时,遭到一些学生的反对。他们觉得我在浪费时间,语文课就应该讲重点和考点,他们没这么多时间看课外书,还有其他科目要学习呢。”肖老师说。
肖老师在课下还专门找这些学生谈心,告诉他们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应该”厚积“,广泛阅读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很关键的一点。只有高一高二”厚积”了,到了高三讲考点的时候,学生才能比较好地运用之前所积累的知识去迁移和运用。”尽管我苦口婆心地跟学生解释,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理解不了,他们习惯了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直接讲重点难点,要自己去梳理知识,他们不知从何下手。”
与肖老师有同感的老师不少,他们越来越感受到学生过多的课外补习和刷题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不少老师也都曾建议学生减少校外培训,跟着学校老师的步伐走,但因为陷入”内卷”怪圈,人人都不敢停下参加校外培训的步伐,学校老师的苦口婆心劝说也收效甚微。
现在,他们看好”双减”政策的落地,因为这更加突出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校外培训机构:关停、调整、转型等待开学后的明朗政策。
位于天河区岗顶的华晟大厦周围,几乎云集了广州最主要的几家教辅机构。以往的周末,这里人头攒动,大厅里的三部客梯远远满足不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每次在高峰期去20楼以上的机构陪孩子上课,电梯至少要等10分钟。
记者近日走访了这座大厦,在”双减”政策冲击下,大厦前门可罗雀,与昔日的人流如织形成鲜明对比。记者上楼走访了几家知名的课辅机构,以往机构大厅很醒目的成绩榜没有了,有的机构甚至直接大门紧锁,门上贴着停课告示。
记者以家长身份前去一家知名一对一辅导机构咨询。课程顾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孩子可以在周中上课吗?因为我们学科类培训只能在平时的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都没法上课,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孩子平时是否有空过来上课。”此后,课程顾问也只是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并未推销课程,并让记者留下信息,等9月份开学后政策明朗了,再告知是否可以报班。课程顾问还透露,机构现已推出不少素质类课程,比如少儿编程和美术课,9月份开学后的周末,这些素质类课程可以开课。
而在以往,他们通常会很热情地向家长推销机构的名师和课程,并称课程买得越多越划算。
”双减”政策下,不少学科类培训机构相继关停、调整、转型。近日,广州本土教辅机构罡得教育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罡得学员家长的一封信》,宣布将于8月31日关闭所有门店,请还未申请退费的家长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到校区办理退费事宜。
仍想活下去并且尚有余力活下去的校外培训机构选择了转型,素质教育、校内外托管、职业教育成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关键词。据了解,新东方、好未来、卓越教育等企业均已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布局。比如北京新东方成立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专注学生五育目标发展要求;今年下半年以来,好未来接连调整品牌结构,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和系列素质教育新产品;卓越教育今年不断深化探索”素质教育 社区”新模式,在围棋、舞蹈、美术等领域完成品牌布局。
机构老师:职业荣誉感骤降有老师离开教培行业。
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必须随之转型的还有机构的老师们。
黄老师是广州数学培优界一位小有名气的老师,近些年,他培养了不少竞赛尖子生。201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机构,专做竞赛培训类项目。不少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一直跟着黄老师学习。
”双减”政策落地让他面临挑战。”我们这种小机构现在最担心的是生存问题,我们没有宣布裁员,但是周末和寒暑假不能上课了,明显课时少了,相应的老师的课时费就少了一大截。”黄老师还说:”以往社会对我们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是有比较高的认可度,培训机构也有很多优秀的老师确实潜心教研和教学。而如今这个职业的荣誉感骤降。”
黄老师目前已经被一所民办学校”挖”去当数学老师了,但他表示:”现在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转公办或停办的问题,我也想去公办学校当老师,但在公办学校如果没有编制,会有很大的落差。”
某机构数学老师小傅去年刚毕业,在”双减”政策下,他也面临出路抉择。目前他还在机构坚守着,小傅告诉记者:”我真的很喜欢当老师,现在只能周中的晚上上课了,看看新学期学生和家长的报班情况吧,实在经营惨淡的话,我可能会去考研或考公务员吧。”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1教培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教培行业一线城市招聘收缩幅度大,7月发布职位数比政策发布前的3月下降32.4%。
专家建议:通过购买服务解决校内托管保证学校老师教研备课时间。
1.”双减”政策下,如何保证学校老师的休息和教研时间?
面对新学期即将来临的”双减”以及“5 2〃(周一至周五5天,每天校内课后托管时间至少2小时),不少小学老师很担心每天增加了2个小时的托管时间,老师的休息时间很难保证。
广州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校长陈峰建议,政府可以尝试通过购买服务和吸纳大学生志愿者进学校辅导孩子作业的方式解决校内托管问题。他提到,托管领域也是教培机构转型的方向之一。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正在布局课后托管服务,学校也可以遴选购买他们的素质教育课程,将之加入校内课后托管的服务,毕竟培训机构在教研、师资团队培训也是很有经验的,校内课后托管可以吸纳其精华之处。
2.学生不参加校外辅导,学校老师能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广州市某重点小学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以往很多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校外培训上,”这些学生超前学习了,上课不听课,甚至偷偷做校外的习题,下课没时间做校内作业又去赶班了……”陈老师说,这些学生其实学习压力很大,学习成绩却不见得很优秀。假如他们能跟着我们校内老师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完全有信心把他们教好。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化学老师汪娜现任教高三,她觉得”双减”政策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最关键的是向课堂要效率,老师要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透,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就把难题解决了。
也有教育界人士提醒家长,不能把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归因于学校教育,家长也要付出家庭教育的责任,如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作息等,这些都是家长的责任。只有家校合作携手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3、”双减”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教育焦虑真的可以缓解吗?
新学期开始,”双减”逐渐奏效,是否可以缓解教育的焦虑?
近日,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席话,很形象地回答了如此疑问。他说:”当部分学生去培训的时候,会提高他们的分数;但是当所有学生都去培训的时候,可能只会提高分数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剧场效应’造就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牺牲全面发展的时间去反复操练、操练反复,反复培训、培训反复!它不仅伤害了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身心健康,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从创新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我们未来面对的是不确定的世界,我们今天只有‘广种方可博收’,通过减少培训,让学生全面发展,用自己确定的能力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才是我们今天‘双减’期待的目标。”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20xx年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将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20xx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20xx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20xx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风物长宜放眼量,开学后在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一系列的落实“双减”工作实施后,我心里的焦虑渐渐消失,转而是儿子在这几个月突飞猛进成长带来的欣喜。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有效的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儿子利用下午在学校辅导的时间基本完成了课后作业,回家后只是在我们帮助下复习一下当天功课。同时潞河中学附属学校通过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通过布置作业目的明确具体、作业类型丰富多彩、综合施策严格控制作业完成时间、加强作业的层次性、倡导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是培养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零起点,还关注生活、习惯的零起点,做好幼小科学衔接。老师们上课时擅长带动课堂气氛,鼓励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时不时地提醒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注意听讲!
我儿子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从以下几方面来说一说:
第一,儿子的责任心更强了,更加愿意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了。放学回家,经常和我们说帮助老师整队,提醒同学自习课不能说话,有同学向他借文具他借给了等等。在家也更愿意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我递个东西,帮妈妈拖地、擦桌子等等。
第二,儿子更加愿意与我们分享课堂上学的知识了,放学回来经常在家里的小黑板上给我们讲今天学的内容,语文的拼音怎么写,数学的计算如何列竖式,和我们比赛口算,英语的字母如何占格,音乐课学的歌怎么唱,体育课队列练习,彩泥课做的小动物,美术课画的画分别是什么等等,正是通过这种分享,让他对课堂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儿子更加喜欢运动了,每周坚持练跆拳道和篮球,跳绳从最开始每次只能跳几个,到现在一分钟能跳六十多个,正是这些体育锻炼给成长中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助力,饭量的增加、睡眠质量好、精力充沛等等,保证学习和生活的高质量。
第四,坚持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从最初的我们给他读,到现在自己能读一些简单的书籍,通过阅读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人物传记到天文地理和他最喜欢的各类武器、车辆、机械等等。
第五,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未知事物有探索的兴趣,学校发布开展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的通知后,我们给他演示了python和scratch编程的一些效果,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我们的帮助下参加了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获得了三等奖,同时也积极的学习python和scratch编程的相关课程。
第六,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机、电脑、ipad,看动画片自己通过ipad用投影仪投出来保护视力,并能控制观看时间,手机、电脑也是配合一些网络课程才使用,平时很少主动使用。
第七,儿子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完成了从一名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基本适应了学校的各项教学环境,能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在这期间显著提升了沟通技能和动手能力,在平时的课堂练习和小测验上取得的成绩和结果符合我们家长的预期。
以上只是简单罗列了一下我儿子在这几个月的学习中养成的一些好习惯,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做某一件事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够专注,坐姿不能时刻保持挺直脊柱,握笔姿势经常不正确,情绪有时控制不好等等。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家长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各项工作,与学校一起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让我们家长欣喜的不仅仅是儿子在学校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欣喜的是潞河中学附属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手段来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希望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培养出更多人格健全、志正修远的潞河好少年。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过去2年加之幼儿园3年,5年的时间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都让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一家三口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校外辅导从不应该成为孩子“成功”的通行证,给孩子批改作业更不应该成为家长“责任”的必修课,最多只能算是家长下场助力有限手段。但是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培训收费,让本来已被“贩卖”得惊人的教育焦虑则更变本加厉。
“双减”政策的公布,为“超速”“超载”的教育乱象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家长,希望教育部门能大力推进该项政策的执行,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拥抱自然,锻炼身体,提升艺术修养,结交良师益友,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改革,我们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相信国家的政策,更应该给与这些政策以充足的时间与耐心,让我们拭目以待,检验其成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孩子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双减"政策即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以往过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侵占了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由于学生们的精力有限,在课间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校内学习,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及合理开拓课外兴趣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孩子的未来有长远的好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
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
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课外班也不上了,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加,家长带着孩子做什么呢?培养习惯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扎实过好日常每一天,为孩子的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样,只要学会了用筷子,他就能自己吃各种饭了。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了。
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语文可以把每一课的要点看一看,生字词语记一记,不懂得词语查查词典,积累下来。还可以大声朗读课文,坚持写写日记。数学可以提前看看知识点,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堂上专心听。英语可以听一听录音,磨磨耳朵,提前了解一下内容。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给家长讲一遍,或者自己再看一遍,进行归类复习。把课堂笔记看一看,该背诵的及时背下来。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养成及时订错的习惯。纠错是老师们批改作业的一大难点,有的孩子就是不习惯及时订正错误,每天的错题都累积着,等着老师去找他。家长可以每天晚上让孩子把作业啊试卷啊拿出来看一看,自己错过的题及时订正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正确。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最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回复总结一天的学习生活,疏解心情,鼓励自己第二天做得更好。
其让他的学习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养成,比如积累古诗词,举一反三钻研数学题等等。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而且丰富知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极大。现在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的考察,题目阅读量很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受益较大。不仅是文科考试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理科学习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都促进思考,据观察,阅读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好。
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每周开一场家庭读书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带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如物品如何摆放,卫生怎样打扫,怎样美化自己的房间……将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都熟练掌握,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家里的物品坏了如何进行维修,劳动工具怎样使用,都可以教一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劳动岗位,家里有一样事情是归他管理的,增强家庭责任感。
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需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家长要想尽办法点燃这颗火药,让孩子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特长。
运动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运动,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每天可以坚持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课外班也不上了,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加,家长带着孩子做什么呢?培养习惯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扎实过好日常每一天,为孩子的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样,只要学会了用筷子,他就能自己吃各种饭了。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了。
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语文可以把每一课的要点看一看,生字词语记一记,不懂得词语查查词典,积累下来。还可以大声朗读课文,坚持写写日记。数学可以提前看看知识点,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堂上专心听。英语可以听一听录音,磨磨耳朵,提前了解一下内容。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给家长讲一遍,或者自己再看一遍,进行归类复习。把课堂笔记看一看,该背诵的及时背下来。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养成及时订错的习惯。纠错是老师们批改作业的一大难点,有的孩子就是不习惯及时订正错误,每天的错题都累积着,等着老师去找他。家长可以每天晚上让孩子把作业啊试卷啊拿出来看一看,自己错过的题及时订正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正确。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最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回复总结一天的学习生活,疏解心情,鼓励自己第二天做得更好。
其让他的学习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养成,比如积累古诗词,举一反三钻研数学题等等。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而且丰富知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极大。现在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的考察,题目阅读量很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受益较大。不仅是文科考试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理科学习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都促进思考,据观察,阅读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好。
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每周开一场家庭读书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带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如物品如何摆放,卫生怎样打扫,怎样美化自己的房间……将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都熟练掌握,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家里的物品坏了如何进行维修,劳动工具怎样使用,都可以教一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劳动岗位,家里有一样事情是归他管理的,增强家庭责任感。
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需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家长要想尽办法点燃这颗火药,让孩子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特长。
运动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运动,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每天可以坚持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武骏麟的妈妈,作为刚入学一年级的新生家长,“双减”政策的实行,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这样的政策也是让家长角色充分的回归,重视家庭教育。
刚开始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有点迷惘,甚至于还有点焦虑,因为不知道在“双减”政策实行后,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会不会产生影响,同时,家长也会面临各种“选择题”而感到困惑。当“双减”政策的公布后,停止了“超速和超载”的乱象,优化和重新评估学生学习承载能力,给我们重新思考的机会。当然,作为家长不希望再看到这样“拔苗助长”式的教育现象出现,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至推行政策以来,孩子们家庭作业负担减轻了,空余时间变多了,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拥抱大自然,锻炼身体,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我们也从最初的迷惘到现在逐渐的适应,感受到这个政策,给家庭给孩子带来的转变,以前想着回家后,孩子们就需要完成很多相应的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无法有多余的时间去实现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现在孩子们在课堂上就能完成当天所学的作业,回到家后有时间和父母进行亲子阅读增长知识,双减政策和家校共育就是让父母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孩子有多余时间复习当天功课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并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跳舞、乐器等等,像我们家孩子很喜欢跳街舞,每天回到家和我们一起阅读完课外读物后,就会练习舞蹈,既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又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还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政策未实行前,几乎没有时间实现的,现在我家小朋友很享受双减下的每一天。
最后,让我们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与学校各司其职,让孩子们在身心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确保“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我校特制定了松山区第四中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对学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双减”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从内容可以看出,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接受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减轻家长的压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第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第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如何深入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配合学校实现真正的减负?如何更好地实现家校共建,为国家培养更多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的下一代?我认为,“双减政策”就是一份爱的粘合剂,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
下面我想通过一名家长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双减政策”下教育理念和措施的认识,同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一、坚持陪伴,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陪伴是既要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要陪伴孩子面对失败。“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在学校课外延时服务时间基本都可以完成,所以回家后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增多,每天晚饭后我们可以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也有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和意愿,滔滔不绝地讲起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不开心的遭遇。有效的沟通充分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共建的桥梁。
二、坚持亲子阅读,引导孩子思考并探索世界。阅读对孩子的益处不言而喻,短期来看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语文的应试能力,长期来看“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塑造气质,增长见识,带孩子发现更广阔的人生。“双减政策”实施后,通过亲子阅读我感受到了绘本里的人物带给孩子的乐观积极态度,带给孩子对日常事物和内心想法流利的表达和敏锐的感知。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沃土,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学校、家庭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历练,而体育能给予孩子的是意志的磨练、是精神品质的提升、是气质的养成。体育终将是孩子成长路上一笔宝贵财富!“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在家庭教育环节中,家长角色回归,坚持每天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运动,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孩子可以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通过体育运动,孩子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在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锻炼了坚强的意志!
四、坚持积极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响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号召,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把加强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养孩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大扫除、布置美丽教室等等,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帮助孩子提升劳动技能,为孩子全面发展助力。在家庭教育环节中,由于减负政策的实施,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体会劳动的快乐,通过言传身教,培育优良家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摆放物品、打扫卫生等等,使孩子熟练掌握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有时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增强家庭责任感,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总之,“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充分为劳动教育做“加法”。
五、坚持兴趣培养,将爱好转化成个人特长。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严格落实教育“双减”政策,学校在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的同时,优化课程资源,开展了以兴趣为主导的特色社团活动,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挖掘了更多潜能,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环节中,家长得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认识才艺兴趣的重要意义,给孩子创设更为安全、更为个性化的探索空间,使兴趣与艺术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朋友,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创建生命意义培育丰厚的土壤。
“双减政策”,家校共赢!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宽广而湛蓝的天空!
2021年7月15日,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乃至整个教育界,甚至整个中国家庭,社会而言,”双减”一词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年度焦点。
和成千上万普通的家长一样,对于“双减”,我一面欣喜着孩子们终于可以从过度的学业压力中解脱出来,一面又担心,这样立竿见影地迅速减负会让尚不懂事的孩子因此荒废学业,在本该努力,本该奋进的年纪里选择安逸,白白蹉跎大好华年。
可当听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之后,恍然发现:自己的矛盾,担忧倍显多余。现就观看系列讲座,谈几点自己观后的感受:
第一,诚如杨雄所长讲的:双减政策并不是我们国家要改变什么,而是要回归到我们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双减并不是要改变,而是要回归,让我们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我们的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我之前也一直执拗地认为教育就是筛选人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也有着浓重的名校情节,有着极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听完讲座,深切体会到,比金榜题名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以学习为载体,而学会更好的去生活,去适应未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便在成年进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而在孩子的养成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提并论的,甚至于,家庭教育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责任。深感肩上有着一份沉甸甸的担子,而我也将努力改变自己,争做新时期合格的学习型家长,陪孩子终身成长。
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不仅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更是要减轻家庭的养育焦虑。双减绝不是一减了之,也不是可以完全“躺平”。
双减政策后,有些要降维,有些则要升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风险管理,提升隐私保护、心理弹性,加强生命教育,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热爱劳动,欣赏美的能力……降低在刷题抓升学考试方面的焦虑,现在孩子,常常因为抓功课,而变得心理脆弱,作为家长,我要努力在自己孩子的生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方面下功夫,在引导孩子的同时提升自己。
正如一本书的书名一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今后的时光里,我会不断地学习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同时,成就一个终身学习和成长的自我!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确保“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我校特制定了松山区第四中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对学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双减”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从内容可以看出,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接受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减轻家长的压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第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第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2021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双减”减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全部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坚持。如何有效地去落实“双减”?我想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课堂,向教学更深处漫溯。
1.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钻研教材则是备课、上课、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教师若是在上课前认真做好了这两个环节,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为“减负提质”提供了质的前提。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那么,如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目的呢?第一、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为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灵活设计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三、问题地设计、提问要精巧、科学,而且尽量将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和及时批改反馈。
“双减”之下数学作业不可能跟以往那样采取题海战术、也不可能跟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就能理解数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一定量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呢?数学作业要遵循适时适量、目标明确、凸显重点、难易有度。数学作业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所学教材的内容,围绕数学重点知识有效地进行布置。对教材中的所有练习、习题、复习题必须在课堂与课后的作业中进行全面的处理。数学作业要有明确的学习水平指向,涵盖数学的常见题型,有明显的难度区别,题量适中。通过选编、改编、创编,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避免重复训练的作业、杜绝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对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老师首先自己完成一遍,以更好地控制总量。
数学作业应坚持书面作业为主,实践作业为辅的模式,通过布置动手操作、阅读写作、试题创编、实践探究、反思感悟、数学周记等多种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作业应以巩固性作业为主,拓展性作业为辅,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采用口头问答、判断、选择、计算、解答、小结等多种形式。课后作业要坚持适量性、目的性和层次性,应围绕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设计。要尽量做到使得学生能在学校完成大部分课后作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数学作业要注重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作业反馈要做到集中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中讲评主要针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题目,要注重剖析本质、总结归纳、变式拓展;个别辅导要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注重疑点启发、方法引导、反思领悟。
“双减”政策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终究要回归正常的轨道和节奏,来还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愿我们都能紧跟减负风向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观看双减政策落地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新时代小学生的家长感慨万千。
一个曾经在教培行业工作过的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每一周只有周三下午放学是没有课的,其余时间都在课外班度过,周六休日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只是我们千千万万学生中一个缩影。好像不上辅导班周六周日就浪费了一样。大多家长的心声也是一样的,你不上别人孩子都在上,也是变相的落后呀。
可是有真真正正的为孩子考虑过?他到底需要不需要去额外的补课?我相信大多数家长是没有的,大多数家长会认为补补总归是好的,比不补强,教育焦虑导致了大家对于家庭教育都寄托在辅导班身上。
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我是赞成的。不是不让额外学习,而是如何真正把有效的学习在学校完成。在校的老师也都辛苦了肩负起课后延时的工作,让孩子在学校集中精神完成作业,回家后把时间放在阅读,复习和课外活动上。
就拿自己的孩子来说,周一延时回来基本就不需要再做作业了,他可以打打篮球,看看课外书。周二有排球社团,周三周四学习管乐,在学校不但学习了而且也锻炼了身体,每天孩子回来也是很开心,这样才是正常的小学生活,在学校把学校的任务完成,放学后可以多元的发展。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尚未萌芽的素质,我们要想办法看到这些特质,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特长,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我相信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更多的不是只会读书的接班人,而是更多元发展的全面的接班人。
很多人在想,周末不学习了我们大把大把的时间我们应该干什么?家庭不但是养育孩子的地方,更多的我们要学习心灵的养育。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我们也要为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内裤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角色的回归,我们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有人调侃这是拼爹的时代,拼的不是家长的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
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更好的肩负起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重任。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课外班也不上了,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加,家长带着孩子做什么呢?培养习惯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扎实过好日常每一天,为孩子的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样,只要学会了用筷子,他就能自己吃各种饭了。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了。
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语文可以把每一课的要点看一看,生字词语记一记,不懂得词语查查词典,积累下来。还可以大声朗读课文,坚持写写日记。数学可以提前看看知识点,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堂上专心听。英语可以听一听录音,磨磨耳朵,提前了解一下内容。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给家长讲一遍,或者自己再看一遍,进行归类复习。把课堂笔记看一看,该背诵的及时背下来。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养成及时订错的习惯。纠错是老师们批改作业的一大难点,有的孩子就是不习惯及时订正错误,每天的错题都累积着,等着老师去找他。家长可以每天晚上让孩子把作业啊试卷啊拿出来看一看,自己错过的题及时订正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正确。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最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回复总结一天的学习生活,疏解心情,鼓励自己第二天做得更好。
其让他的学习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养成,比如积累古诗词,举一反三钻研数学题等等。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而且丰富知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极大。现在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的考察,题目阅读量很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受益较大。不仅是文科考试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理科学习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都促进思考,据观察,阅读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好。
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每周开一场家庭读书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带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如物品如何摆放,卫生怎样打扫,怎样美化自己的房间……将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都熟练掌握,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家里的物品坏了如何进行维修,劳动工具怎样使用,都可以教一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劳动岗位,家里有一样事情是归他管理的,增强家庭责任感。
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需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家长要想尽办法点燃这颗火药,让孩子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特长。
运动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运动,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每天可以坚持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双减”政策实行,孩子在家的时间充裕了,怎么安排?“双减”政策后,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双减”政策后,对家长有什么影响?充分思考之后,我竟心生欢喜,其实,这样的政策让家长的角色回归,家长更像家长了。但同时,也需要家长做一些调整。
虽说现在有课后延迟服务,但是下班后就要全心全意照顾好孩子了。不像以前有课外班的时候,孩子下课就七八点钟了,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课外班继续忙工作了,或者去见见好友,逛逛商场。现在不仅没有课外班了,家庭作业负担也减轻了,回家后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了,空余时间变多了。这段时间怎样学习?做些什么呢?尤其是小学生自律性还不是很强,还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更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了。这就要求家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社交,留出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培养孩子和谐全面发展,不只是关注学习成绩,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既听从家长的教导又有自己的主见。建议家长多读一些教育书籍,像《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育儿能力。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底色。家长要重视学习型家庭建设,陪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新技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参加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觉到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家长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言传身教,让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以往,家长通过看孩子的试卷和辅导作业,可以了解到更多孩子的学习情况反馈,“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家长了解孩子学习上问题的机会减少了。哪部分的知识点暂时还没有掌握?还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跟老师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帮扶方案,才可以在家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指导。
今年8月国家颁布出台了“双减”政策并迅速落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昨天我也认真观看了杨雄专家的讲座,使我感受颇深。
首先我们家长要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基础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从维护公平正义来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能成为奢侈品,更不能让优质教育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专利"。
二是对家庭教育观念的纠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扭曲。实施"双减"政策的落地能极大的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
第一,纠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走出"短视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
第二,纠正违规竞争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实施“双减"政策,就是依法依规治教,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
第三,纠正超前学习之偏。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各种培训机构实施“超前学习"超标学习",成为赢得客户的不二法门。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
三是对教育方法再认识。功利化、短视化的中小学教育,相信"时间 汗水”,不尊重教育规律,不相信教育科学。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
第一,坚持全面发展规律。“减负”从根本上说,是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局面,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本身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二,坚持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现在,不少家长缘于对子女未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患上了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导致了中小学生的过度教育,其重要表现就是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增加对未来所谓优质教育追求的安全感。这种过度教育不仅违背教育规律、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
第三,坚持知行合一规律。中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实施“双减"政策,必须调整中小学的教育活动结构,在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知识学习负担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教育。
第四,坚持因材施教规律。实施“双减”政策,必须优化课内外教育结构,在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侧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里,必须科学定位和整体优化学校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和学校课后育人体系的关系。
作为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焦虑,培养家庭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多元化发展,有健康的体魄,阳光的性格,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做好家校结合,为孩子共同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氛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大多数的家长表示欢迎“双减”政策,认为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校外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看着其他孩子们都报了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不报,怕跟不上。迫于压力,只能自己省一些,不能苦了孩子。
再有,周末、寒暑假,孩子上辅导课,不论天气如何,刮风下雨、酷暑难耐,家长都需要接送孩子上下辅导班。
大家现在普遍的感受是:现如今培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一年花几万元上辅导班都是正常的,有的甚至更多。
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忧,虽说政策出来了,但是中考和高考还是要看成绩,培训机构依然有市场需求。不能在线下开培训班了,会不会转到线上或者是一对一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线上教学的质量和面对面还是有差别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都对线上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而且,一对一的私教课程,学费比大班课要高很多,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另外,如果培训机构从“地上”转到“地下”,家长们还要四处去打听。
这个暑假已经有多个在家中开班的辅导老师被举报,也证实了家长们担忧的种种问题。
已经习惯了上校外辅导班的孩子们接下来如何安排时间,不虚度;家长们自由的时间相对少了,如何安排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双减”政策的推出,无疑是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重拳打击,很多培训机构寻求转型,也有一些在观望。
新东方因率先开设父母培训课、体育课等被送上热搜。
父母培训课意味着,作为家长的父母们,除了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赡养父母,照顾孩子,辅导作业,还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上“优质父母培训课”。
父母的确应该学习,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且不说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如期开起来,如果把这个作为一门课程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上的课程,最直观的无疑是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和困难。每个家长的水平不一样,如果学完了这门课程,孩子没有考好,责任在家长还是孩子,无形当中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近几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
很多家长表示,一些老师为了开自己的培训班挣钱,该讲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讲,而是在自己的辅导班讲。应该老师批改的作业,在家长群里变成了家长的任务。
学校是孩子们的主要战场,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源头。
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家长群,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微妙关系。
作为xx后的我,依稀记得九年义务教育时,各科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身影。
教育行业将如何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2021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双减”减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全部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坚持。如何有效地去落实“双减”?我想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课堂,向教学更深处漫溯。
1.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钻研教材则是备课、上课、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教师若是在上课前认真做好了这两个环节,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为“减负提质”提供了质的前提。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那么,如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目的呢?第一、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为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灵活设计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三、问题地设计、提问要精巧、科学,而且尽量将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和及时批改反馈。
“双减”之下数学作业不可能跟以往那样采取题海战术、也不可能跟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就能理解数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一定量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呢?数学作业要遵循适时适量、目标明确、凸显重点、难易有度。数学作业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所学教材的内容,围绕数学重点知识有效地进行布置。对教材中的所有练习、习题、复习题必须在课堂与课后的作业中进行全面的处理。数学作业要有明确的学习水平指向,涵盖数学的常见题型,有明显的难度区别,题量适中。通过选编、改编、创编,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避免重复训练的作业、杜绝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对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老师首先自己完成一遍,以更好地控制总量。
数学作业应坚持书面作业为主,实践作业为辅的模式,通过布置动手操作、阅读写作、试题创编、实践探究、反思感悟、数学周记等多种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作业应以巩固性作业为主,拓展性作业为辅,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采用口头问答、判断、选择、计算、解答、小结等多种形式。课后作业要坚持适量性、目的性和层次性,应围绕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设计。要尽量做到使得学生能在学校完成大部分课后作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数学作业要注重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作业反馈要做到集中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中讲评主要针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题目,要注重剖析本质、总结归纳、变式拓展;个别辅导要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注重疑点启发、方法引导、反思领悟。
“双减”政策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终究要回归正常的轨道和节奏,来还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愿我们都能紧跟减负风向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热议。作为一名家长,我也同样关注着政策落地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家长表示赞同,也有不少家长感到茫然失措,当孩子教育不能再以补课形式进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究竟应该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值得每位家长思考。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孩子和家长。“双减”政策即保障了孩子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以往过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侵占了孩子们大量的课余时间。由于孩子们的精力有限,在课间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校内学习,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及合理开拓课外兴趣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孩子的未来有长远的好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作为家长,我相信“双减”政策是国家持续的教育改革中的坚实一步。能够经历并参与到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我们也充满信心和期待。
“双减”政策实行,孩子在家的时间充裕了,怎么安排?“双减”政策后,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双减”政策后,对家长有什么影响?充分思考之后,我竟心生欢喜,其实,这样的政策让家长的角色回归,家长更像家长了。但同时,也需要家长做一些调整。
虽说现在有课后延迟服务,但是下班后就要全心全意照顾好孩子了。不像以前有课外班的时候,孩子下课就七八点钟了,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课外班继续忙工作了,或者去见见好友,逛逛商场。现在不仅没有课外班了,家庭作业负担也减轻了,回家后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了,空余时间变多了。这段时间怎样学习?做些什么呢?尤其是小学生自律性还不是很强,还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更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了。这就要求家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社交,留出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培养孩子和谐全面发展,不只是关注学习成绩,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既听从家长的教导又有自己的主见。建议家长多读一些教育书籍,像《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育儿能力。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底色。家长要重视学习型家庭建设,陪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新技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参加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觉到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家长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言传身教,让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以往,家长通过看孩子的试卷和辅导作业,可以了解到更多孩子的学习情况反馈,“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家长了解孩子学习上问题的机会减少了。哪部分的知识点暂时还没有掌握?还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跟老师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帮扶方案,才可以在家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指导。
观看双减政策落地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新时代小学生的家长感慨万千。
一个曾经在教培行业工作过的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每一周只有周三下午放学是没有课的,其余时间都在课外班度过,周六休日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只是我们千千万万学生中一个缩影。好像不上辅导班周六周日就浪费了一样。大多家长的心声也是一样的,你不上别人孩子都在上,也是变相的落后呀。
可是有真真正正的为孩子考虑过?他到底需要不需要去额外的补课?我相信大多数家长是没有的,大多数家长会认为补补总归是好的,比不补强,教育焦虑导致了大家对于家庭教育都寄托在辅导班身上。
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我是赞成的。不是不让额外学习,而是如何真正把有效的学习在学校完成。在校的老师也都辛苦了肩负起课后延时的工作,让孩子在学校集中精神完成作业,回家后把时间放在阅读,复习和课外活动上。
就拿自己的孩子来说,周一延时回来基本就不需要再做作业了,他可以打打篮球,看看课外书。周二有排球社团,周三周四学习管乐,在学校不但学习了而且也锻炼了身体,每天孩子回来也是很开心,这样才是正常的小学生活,在学校把学校的任务完成,放学后可以多元的发展。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尚未萌芽的素质,我们要想办法看到这些特质,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特长,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我相信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更多的不是只会读书的接班人,而是更多元发展的全面的接班人。
很多人在想,周末不学习了我们大把大把的时间我们应该干什么?家庭不但是养育孩子的地方,更多的我们要学习心灵的`养育。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我们也要为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内裤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角色的回归,我们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有人调侃这是拼爹的时代,拼的不是家长的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
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更好的肩负起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重任。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如何深入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配合学校实现真正的减负?如何更好地实现家校共建,为国家培养更多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的下一代?我认为,“双减政策”就是一份爱的粘合剂,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
下面我想通过一名家长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双减政策”下教育理念和措施的认识,同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一、坚持陪伴,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陪伴是既要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要陪伴孩子面对失败。“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在学校课外延时服务时间基本都可以完成,所以回家后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增多,每天晚饭后我们可以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也有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和意愿,滔滔不绝地讲起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不开心的遭遇。有效的沟通充分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共建的桥梁。
二、坚持亲子阅读,引导孩子思考并探索世界。阅读对孩子的益处不言而喻,短期来看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语文的应试能力,长期来看“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塑造气质,增长见识,带孩子发现更广阔的人生。“双减政策”实施后,通过亲子阅读我感受到了绘本里的人物带给孩子的乐观积极态度,带给孩子对日常事物和内心想法流利的表达和敏锐的感知。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沃土,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学校、家庭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历练,而体育能给予孩子的是意志的磨练、是精神品质的提升、是气质的养成。体育终将是孩子成长路上一笔宝贵财富!“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在家庭教育环节中,家长角色回归,坚持每天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运动,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孩子可以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通过体育运动,孩子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在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锻炼了坚强的意志!
四、坚持积极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响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号召,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把加强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养孩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大扫除、布置美丽教室等等,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帮助孩子提升劳动技能,为孩子全面发展助力。在家庭教育环节中,由于减负政策的实施,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体会劳动的快乐,通过言传身教,培育优良家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摆放物品、打扫卫生等等,使孩子熟练掌握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有时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增强家庭责任感,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总之,“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充分为劳动教育做“加法”。
五、坚持兴趣培养,将爱好转化成个人特长。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严格落实教育“双减”政策,学校在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的同时,优化课程资源,开展了以兴趣为主导的特色社团活动,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挖掘了更多潜能,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环节中,家长得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认识才艺兴趣的重要意义,给孩子创设更为安全、更为个性化的探索空间,使兴趣与艺术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朋友,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创建生命意义培育丰厚的土壤。
“双减政策”,家校共赢!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宽广而湛蓝的天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大多数的家长表示欢迎“双减”政策,认为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校外各种名目的培训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看着其他孩子们都报了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不报,怕跟不上。迫于压力,只能自己省一些,不能苦了孩子。
再有,周末、寒暑假,孩子上辅导课,不论天气如何,刮风下雨、酷暑难耐,家长都需要接送孩子上下辅导班。
大家现在普遍的感受是:现如今培养一个孩子太贵了,一年花几万元上辅导班都是正常的,有的甚至更多。
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担忧,虽说政策出来了,但是中考和高考还是要看成绩,培训机构依然有市场需求。不能在线下开培训班了,会不会转到线上或者是一对一的教学。
我们都知道,线上教学的质量和面对面还是有差别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都对线上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而且,一对一的私教课程,学费比大班课要高很多,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另外,如果培训机构从“地上”转到“地下”,家长们还要四处去打听。
这个暑假已经有多个在家中开班的辅导老师被举报,也证实了家长们担忧的种种问题。
已经习惯了上校外辅导班的孩子们接下来如何安排时间,不虚度;家长们自由的时间相对少了,如何安排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双减”政策的推出,无疑是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一次重拳打击,很多培训机构寻求转型,也有一些在观望。
新东方因率先开设父母培训课、体育课等被送上热搜。
父母培训课意味着,作为家长的父母们,除了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赡养父母,照顾孩子,辅导作业,还要拿出时间和精力去上“优质父母培训课”。
父母的确应该学习,提升自己,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且不说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如期开起来,如果把这个作为一门课程或者迫于压力不得不上的课程,最直观的无疑是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和困难。每个家长的水平不一样,如果学完了这门课程,孩子没有考好,责任在家长还是孩子,无形当中增加了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近几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变得微妙。
很多家长表示,一些老师为了开自己的培训班挣钱,该讲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讲,而是在自己的辅导班讲。应该老师批改的作业,在家长群里变成了家长的任务。
学校是孩子们的主要战场,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源头。
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家长群,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微妙关系。
作为xx后的我,依稀记得九年义务教育时,各科老师伏案批改作业的身影。
教育行业将如何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__年7月15日,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乃至整个教育界,甚至整个中国家庭,社会而言,”双减”一词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年度焦点。
和成千上万普通的家长一样,对于“双减”,我一面欣喜着孩子们终于可以从过度的学业压力中解脱出来,一面又担心,这样立竿见影地迅速减负会让尚不懂事的孩子因此荒废学业,在本该努力,本该奋进的年纪里选择安逸,白白蹉跎大好华年。
可当听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之后,恍然发现:自己的矛盾,担忧倍显多余。现就观看系列讲座,谈几点自己观后的感受:
第一,诚如杨雄所长讲的:双减政策并不是我们国家要改变什么,而是要回归到我们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双减并不是要改变,而是要回归,让我们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我们的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我之前也一直执拗地认为教育就是筛选人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也有着浓重的名校情节,有着极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听完讲座,深切体会到,比金榜题名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以学习为载体,而学会更好的去生活,去适应未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便在成年进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而在孩子的养成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提并论的,甚至于,家庭教育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责任。深感肩上有着一份沉甸甸的担子,而我也将努力改变自己,争做新时期合格的学习型家长,陪孩子终身成长。
第二,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不仅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更是要减轻家庭的养育焦虑。双减绝不是一减了之,也不是可以完全“躺平”。
双减政策后,有些要降维,有些则要升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风险管理,提升隐私保护、心理弹性,加强生命教育,要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热爱劳动,欣赏美的能力……降低在刷题抓升学考试方面的焦虑,现在孩子,常常因为抓功课,而变得心理脆弱,作为家长,我要努力在自己孩子的生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方面下功夫,在引导孩子的同时提升自己。
正如一本书的书名一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今后的时光里,我会不断地学习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陪孩子终身成长的同时,成就一个终身学习和成长的自我!
本次“借力双减新政,深耕轻负优质”课堂展示课既展示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让各位老师在观课的同时进行了学习与交流。通过本次学习我倍感压力,因为新老师们的课堂掌控能力与曾经刚入职的我来比强很多。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地向更专业的教师前进。
通过听课,我学习到了许多好的课堂环节,比如结合所学生字进行游戏,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对生字的运用。
正值教育改革之际,“双减政策”开展的如火如荼,曾经埋在作业堆里的老师和学生终于有机会抬起头看一看教育的诗和远方。
我的办法是利用在校时间,让同学们在学校利用自习课、午自习时间进行练习。让课堂书面练习代替家庭书面作业。但在家庭作业方面我也没有放任不管。除了每天固定的课外阅读,我还会布置其他的读书作业。读书作业的检查通过课堂学生的回答、以及课前统计作为参考。课前统计主要是在课前按照作业项目进行询问,全部完成的同学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在这里,我给予了同学们信任,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无论老师是否检查,都应该完成。
在今后的教学中,双减政策会持续深入,“减负曾质”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趣有效的课堂方能保证孩子们听课的注意力。一堂课学生能专注的听与思,那么教学效果就有了保证。
二是联动家长,用心培养学生习惯。最近很多家长私信我能不能布置书面作业,很显然我作为老师是支持国家政策的。那么没了作业,家长如何找到辅导孩子学习的支点呢?我将会继续引导家长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上来。比如预习、复习的习惯、订正梳理的习惯,阅读积累的习惯,运动劳动的习惯等等,以及引导家长学会发现孩子的特长并重点培养。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却不是唯一一条路。借力双减,发现学生的不同,把学生当作独立发展的人来看待,把作业当作培养人的途径而不是单纯提高分数的工具。减负增质,增的不是分数,而是一个人是否走出校园能够适应社会,有健全人格,成为有“质量”的公民。
今年8月国家颁布出台了“双减”政策并迅速落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昨天我也认真观看了杨雄专家的讲座,使我感受颇深。
首先我们家长要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基础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从维护公平正义来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能成为奢侈品,更不能让优质教育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专利"。
二是对家庭教育观念的纠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扭曲。实施"双减"政策的落地能极大的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
第一,纠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走出"短视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
第二,纠正违规竞争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实施“双减"政策,就是依法依规治教,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
第三,纠正超前学习之偏。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各种培训机构实施“超前学习"超标学习",成为赢得客户的不二法门。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加法"。
三是对教育方法再认识。功利化、短视化的中小学教育,相信"时间 汗水”,不尊重教育规律,不相信教育科学。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
第一,坚持全面发展规律。“减负”从根本上说,是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局面,保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本身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二,坚持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现在,不少家长缘于对子女未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患上了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导致了中小学生的过度教育,其重要表现就是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增加对未来所谓优质教育追求的安全感。这种过度教育不仅违背教育规律、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
第三,坚持知行合一规律。中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实施“双减"政策,必须调整中小学的教育活动结构,在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知识学习负担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教育。
第四,坚持因材施教规律。实施“双减”政策,必须优化课内外教育结构,在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侧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里,必须科学定位和整体优化学校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和学校课后育人体系的关系。
作为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焦虑,培养家庭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多元化发展,有健康的体魄,阳光的性格,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做好家校结合,为孩子共同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氛围。
观看双减政策落地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新时代小学生的家长感慨万千。
一个曾经在教培行业工作过的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每一周只有周三下午放学是没有课的,其余时间都在课外班度过,周六休日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只是我们千千万万学生中一个缩影。好像不上辅导班周六周日就浪费了一样。大多家长的心声也是一样的,你不上别人孩子都在上,也是变相的落后呀。
可是有真真正正的为孩子考虑过?他到底需要不需要去额外的补课?我相信大多数家长是没有的,大多数家长会认为补补总归是好的,比不补强,教育焦虑导致了大家对于家庭教育都寄托在辅导班身上。
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我是赞成的。不是不让额外学习,而是如何真正把有效的学习在学校完成。在校的老师也都辛苦了肩负起课后延时的工作,让孩子在学校集中精神完成作业,回家后把时间放在阅读,复习和课外活动上。
就拿自己的孩子来说,周一延时回来基本就不需要再做作业了,他可以打打篮球,看看课外书。周二有排球社团,周三周四学习管乐,在学校不但学习了而且也锻炼了身体,每天孩子回来也是很开心,这样才是正常的小学生活,在学校把学校的任务完成,放学后可以多元的发展。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尚未萌芽的素质,我们要想办法看到这些特质,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特长,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我相信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更多的不是只会读书的接班人,而是更多元发展的全面的接班人。
很多人在想,周末不学习了我们大把大把的时间我们应该干什么?家庭不但是养育孩子的地方,更多的我们要学习心灵的养育。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我们也要为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内裤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角色的回归,我们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有人调侃这是拼爹的时代,拼的不是家长的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
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更好的肩负起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重任。
“双减”政策“5 2”要求纷纷落地,开学两周,家长和孩子们就迎来了中秋佳节。原本有人以为,“课后延时服务”,孩子书面家庭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孩子就没什么事情需要家长过问的了;原本一家人要高高兴兴,团团员就地庆祝中秋佳节。一个朋友一时心血来潮检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孩子口口声声说都会!都会!结果一提问,一知半解,含糊其辞,一场暴风雨是避免不了的。
是不是有很大家长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呢?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又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减负减的是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减的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需要担负起什么样的我责任呢?
家庭教育要担负起督促的责任!
这些都是很“弹性”的学习任务,靠的是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多少孩子具有天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这当然需要家长的长期督促,日久天长,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才有可能形成。
家庭教育要担负起亲子共读的责任!
统编教材从一年级开始,特别强调“和大人一起读”。这里的和“大人一起读”可以理解为:在学校,“师生共读”;在家里,“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的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在亲子共读中,增进亲子感情,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
家庭教育要担负起指导的责任!
“双减”之后,加大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力度,加强了学生劳动教育的力度。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可以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其中,家务劳动这一块,既需要学校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家长的具体示范与指导。老师每天都有固定一项“劳动”作业建议:分餐、洗碗、叠被子、抹桌子、收衣服、整理书桌、浇花、喂猫……事无大小,养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最重要。
家庭教育要担负起陪伴的责任!
孩子的成长有亲情陪伴,才会带给儿童最大的安全感。这种陪伴,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并不只是陪伴孩子上各类培训班,也不只是陪孩子完成书面作业。如果把“陪伴”的外延“窄化”成盯着“写作业”,那就太狭隘了。
孩子回家之后,书面作业没有了;节假日、小长假,属于孩子自由支配时间多了,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陪他们锻炼,陪他们劳动,陪他们逛书店,陪他们看博物馆……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过程!
家庭教育要担负起关心的责任!
家长需要关心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前,我们的家长每天接到放学归家的孩子,第一句话可能是:“作业做完了吗?”,“双减”之后,家长们接到孩子,第一句话可以是:“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
家长要做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建议家长们和孩子共读《傅雷家书》,你会被书中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
“双减”:家长不能“减”的是——责任!需要我们陪孩子一起慢慢成长!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20xx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双减”减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全部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坚持。如何有效地去落实“双减”?我想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课堂,向教学更深处漫溯。
1、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钻研教材则是备课、上课、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教师若是在上课前认真做好了这两个环节,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为“减负提质”提供了质的前提。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那么,如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目的呢?第一、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为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灵活设计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三、问题地设计、提问要精巧、科学,而且尽量将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和及时批改反馈。
“双减”之下数学作业不可能跟以往那样采取题海战术、也不可能跟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就能理解数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一定量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呢?数学作业要遵循适时适量、目标明确、凸显重点、难易有度。数学作业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所学教材的内容,围绕数学重点知识有效地进行布置。对教材中的所有练习、习题、复习题必须在课堂与课后的作业中进行全面的处理。数学作业要有明确的学习水平指向,涵盖数学的常见题型,有明显的难度区别,题量适中。通过选编、改编、创编,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避免重复训练的作业、杜绝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对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老师首先自己完成一遍,以更好地控制总量。
数学作业应坚持书面作业为主,实践作业为辅的模式,通过布置动手操作、阅读写作、试题创编、实践探究、反思感悟、数学周记等多种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作业应以巩固性作业为主,拓展性作业为辅,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采用口头问答、判断、选择、计算、解答、小结等多种形式。课后作业要坚持适量性、目的性和层次性,应围绕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设计。要尽量做到使得学生能在学校完成大部分课后作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数学作业要注重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作业反馈要做到集中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中讲评主要针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题目,要注重剖析本质、总结归纳、变式拓展;个别辅导要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注重疑点启发、方法引导、反思领悟。
“双减”政策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终究要回归正常的轨道和节奏,来还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愿我们都能紧跟减负风向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课堂上精讲精练,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去掉无效,改变低效,打造高效”。以专家在培训会议上提出的这十二个字方针为纲,做到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每一节课课堂把控,学生状态,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关注全体,努力做到优秀生“吃饱”的基础上“吃好”,中等生吃饱的前提下,能“吃好”尽力帮助“吃好”,学困生保证“吃饱”。总之,要保证每个学生够一够,就能“摘到桃子吃”。打造高效课堂,不是靠死抠,不是靠紧盯,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品尝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读写过程中,把中国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不依成绩论好差,而是着眼未来,以是否有健全的人格为标准,培养积极向上的祖国花朵,使其“朵朵花儿向阳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扣好他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高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这一要求,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把握作业育人功能、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这几项通知要求,切实给家长和学生减轻了负担,但老师们的工作量,明显加大,如何落实这些要求?确实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来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
开学以后我准备做了这样的尝试:首先是“读”的作业,除了课堂上读书以外,课余时间要求每天读教材中必读书目不低于二十分钟,并做读书笔记,让阅读留痕。其次是“写”的作业,这项作业,根据讲课进度,除了必需的生字词识记书写以外,布置少量思维发散性作业,生字词作业坚决做到不重复,发散性思维作业,坚决做到少而精,根据学生实际来设计。写的作业还应该包括书法练习作业,让学生能够写漂亮工整的文字,也应该是语文老师的责任。除此之外,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字数可多可少,内容可长可短。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作业多样性,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落实“双减”政策,转变传统作业布置观念,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双减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校内外学业负担,但如果学校考评教师业绩的制度不变,中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变,还是成绩一俊遮百丑的状态,双减政策注定无法在学校扎根,教师之间的内卷依然很厉害,因为成绩不好就意味着业务能力不强,就意味着教师要被淘汰,这种生存危机会促使教师之间恶意竞争,所以考评制度不改想减轻学生校内负担是落不到地的。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过去,陪伴孩子最多的时光是在往返各种辅导班的路上,一路的奔波错过了与孩子们交流的时光,在每天都“快点”的催促中渐行渐远。而“双减”政策之后,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多,每天晚饭后我们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她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三
送走了有爱的教师节,今天迎来了名师公益讲堂陈加仓特级教师的《“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陈特在数学作业设计这一关键问题上给我们带来了“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学的“及时雨“,让我受益匪浅。
陈特一直心系小学生该如何学好数学,日日思索教育要在关键处发力。指出“两个关键”:
1.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关键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然知道,有效课堂是数学学习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会“和“会学”是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数学课的教学灵魂,课堂上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总结,迁移应用,练习作业,反馈信息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逐步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陈特还向我们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业布置的“六个建议“。建议在学生完成书面课堂作业本之后选做“一题“研究作业、“多解题“作业、“题组练习“作业、“变式练习“作业、“操作体验类“作业、“主题研学“作业。每个作业设计的背后都有“别有用心“。陈特钻研作业设计带来的有效课堂,如“绘制标准五星红旗“这一主题研学课,近准备了一个多月。他坚信作业育人的作用,作业有立德树人的地方。我被他钻研精神深深感染。
通过这次学习,我着实转变了作业观念,立足课堂,让作业更有味!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各个关键要素,在反思和研讨中生根发芽。以下几点是我今后作业设计努力方向:
发展性作业略有坡度,给中等生思考的空间。创造性作业比较难,通过激励,引领优秀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作业超市”使自主选择成为可能。关注学情,实现作业分层,让弱势学生也有可行性作业目标,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创造自我提高的机会。
有布置就有反馈,有解难答疑,有堵漏补差,有拓展提高。就像陈特说的,作业设计的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也希望借这次学习之后给自己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做好作业设计。小学生时代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孩子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陪伴他们学习生活的我们肩负着坚守美好阵地的教育义务。教育的美好,需要我们一起创造!